热处理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
搜索
查看: 34834|回复: 84

[讨论] 新的QPQ处理技术被称为第三代QPQ技术

[复制链接]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发表于 2013-10-29 03:5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
第三代QPQ技术其实质就是奥氏体氮碳共渗。
经超深层QPQ 处理的45 钢、40Cr 和20 钢的化合物层深度可达到70 ~ 80 μm、中间层厚度达到20 μm以上,耐磨性比深层QPQ 处理成倍提高。深层QPQ 技术,可以使化合物层的深度达到35 ~ 40 μm。
通过开发新的盐浴配方,试验新的催化剂等方法加快渗层的形成速度,不仅大大加深了渗层的深度,而且改善了渗层质量,从而研究开发出一种化合物层深度可达到70 ~ 80 μm、中间层厚度达到20 μm 以上,中性盐雾试验抗蚀性达到1200 h以上,应用范围更广、性能更优的超深层QPQ 技术—第三代QPQ 技术。

签到天数: 338 天

[LV.8]以坛为家I

发表于 2013-10-29 09:0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工 多介绍介绍
奥氏体氮碳共渗 的温度大概多少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67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发表于 2013-10-29 09:3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奥氏体氮碳共渗温度估计在中温范围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67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发表于 2013-10-29 09:4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奥氏体氮碳共渗温度估计在中温范围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0-30 05:4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奥氏体氮碳共渗的常用温度是600-700C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7 天

[LV.4]偶尔看看III

发表于 2013-10-30 22:01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怎么控制疏松是个问题,另外处理温度变形大且对心部硬度影响会比较大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1 04:54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深层QPQ渗氮盐中, 渗氮温度为630- 680C , 渗氮时间为1- 4 h, 氧化温度为370C , 氧化时间为15- 20min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1 天

[LV.5]常住居民I

发表于 2013-11-1 15:32:1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工,您好!请问硫氮碳共渗与氮碳共渗做为QPQ哪个效果好呢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38 天

[LV.8]以坛为家I

发表于 2013-11-1 16:07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15131064 发表于 2013-11-1 15:32
周工,您好!请问硫氮碳共渗与氮碳共渗做为QPQ哪个效果好呢?

这个问题很好,理论上加S可以提高自润滑性。
但是我了解下来不确定到底做的是加硫的还是不加硫的,你说要硫供应商就说有硫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1 天

[LV.5]常住居民I

发表于 2013-11-2 08:10:2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您说氮碳共渗盐成份含硫吗?如不含,中间可抽检一批(不合格供应出钱),供应商提供报告!这可监督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2 08:24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15131064 发表于 2013-11-1 15:32
周工,您好!请问硫氮碳共渗与氮碳共渗做为QPQ哪个效果好呢?

这个不好说,有硫的白亮层要厚些,氰根低,有减少摩擦系数的作用,当然还是看需要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2 08:26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硫不是在基础盐里,是另外加的硫化钾,量很少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1 天

[LV.5]常住居民I

发表于 2013-11-2 12:29:4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dhzhou888 发表于 2013-11-2 08:26
硫不是在基础盐里,是另外加的硫化钾,量很少。

周工,QPQ工艺如要求防腐效果好那应是含硫的好吧?加硫元素有什坏处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4 天

[LV.2]偶尔看看I

发表于 2013-11-3 19:00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公这么好的技术,多介绍介绍让我们这些新手多学习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4 00:06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15131064 发表于 2013-11-2 12:29
周工,QPQ工艺如要求防腐效果好那应是含硫的好吧?加硫元素有什坏处吗?

加硫的好处是增加化合物层深度、清洁盐浴等,坏处是不能多加,多加会降低硬度,增加疏松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 天

[LV.1]初来乍到

发表于 2013-11-4 10:3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工你好,这个技术在国内现在是什么普及程度?老老的技术相比都有哪些改进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4 12:08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窦信胜 发表于 2013-11-4 10:38
周工你好,这个技术在国内现在是什么普及程度?老老的技术相比都有哪些改进?

版主好!这个技术已经投产使用,但没有普及。改进之处是温度提高了,原来是铁素体氮碳共渗,新的技术是奥氏体氮碳共渗。现在是低温(500C以下)、中温、高温(700C以下)同时使用,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。
   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,如油田的阀门组件、化学处理设备、核反应堆组件等。但其本身的材料强度较低,硬度和耐磨损性能不足,严重限制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。近些年,由于对扩展奥氏体( 一般称为S 相或γN相)进行大量的研究,人们用低温渗氮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、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损性能。采用430℃ 低温盐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渗氮处理,不同时间后,获得均匀较厚的渗氮层,其厚度1.9~17.7μm,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;该钢渗氮时间为1 h 时,渗氮层仅为单一的S相,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,渗氮8h 时开始有少量CrN
生成,渗氮16 h 时,渗氮层由大量CrN + S 相两相混合;该钢盐浴渗氮处理后耐氯离子点蚀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,在430 ℃ 渗氮4 h 时,其耐蚀性能是最好的,优于没有经过渗氮的试样,而在所有的渗氮试样中,渗氮8h、16h 的试样耐点蚀性能较差。
高温QPQ技术已经在开始第一贴简单介绍过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6 12:25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15131064 发表于 2013-11-2 12:29
周工,QPQ工艺如要求防腐效果好那应是含硫的好吧?加硫元素有什坏处吗?

由于硫化钾的加入有三个作用:
1,是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,是氰根浓度降低;
2,形成单相化合物层ε相,具有很高的硬度和韧度;
3,通过控制硫化钾的加入量,调节化合物层厚度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31 天

[LV.5]常住居民I

发表于 2013-11-7 13:49:4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dhzhou888 发表于 2013-11-6 12:25
由于硫化钾的加入有三个作用:
1,是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,是氰根浓度降低;
2,形成单相化合物层ε相, ...

谢谢,周工您的详解!!祝愿您身体健康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2519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1-17 03:12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15131064 发表于 2013-11-7 13:49
谢谢,周工您的详解!!祝愿您身体健康。

不用谢,互相交流吧。
盐浴渗氮始于1929年,20世纪40年代在德国和前苏联普遍用于处理高速钢刀具,盐浴成分是全氰化物。当时这种技术除了用于结构钢的抗蚀渗氮外,还不大适合高速钢以外的钢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热处理论坛 ( 苏ICP备2021037530号|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)
Copyright © 2005-2024, rclbbs.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GMT+8, 2024-12-12 15:48 , Processed in 0.087959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