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处理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
搜索
查看: 11180|回复: 34

[讨论] 请大家分析,这样的检验报告您是否认可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28 20:0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
在轴承套圈生产过程中,出现了一些类似锻造过烧的缺陷,在断口上表现的是条带状,就此问题,前期也进行了讨论,时过很久,钢厂的检验报告出来了,今上传给大家(见14楼),根据这样的检验结果谈谈自己的看法,是否对检验报告认可.

为了公证,我先把在零件及试片上的检验情况通告给大家,根据这些首先自己做个判定,然后再看检验报告。
做为当事人,我个人的看法过后说吧。
材料:Cr15SiMn
零件厚度:37mm~43mm,
热处理组织:3级
缺陷出现位置:套圈内径
  内径出现条带状类似锻造过烧的缺陷。
  在原料上切片,加热到1200℃,直接淬水后的断口。

条件同上,大家注意呈条带物质。

还有一些零件断口照片,以后陆续上传,大家看到这些,认为是什么原因生产这样的问题。先心里有个概念

[ 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08-12-1 12:37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x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+10 收起 理由
liyi911 + 10 原创内容!

查看全部评分

签到天数: 198 天

[LV.7]常住居民III

发表于 2008-11-28 20:1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此分析报告照片不清晰,分析没能将问题说清楚,从你上传的断口照片上看,零件至少存在过热现象.分析报告金相有工作需要再进一步做下去!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28 20:1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个人不否认锻造温度偏高,但从零件断口来看,整体并不存在问题,但出现的条带状过烧带.
个人上传的断口是在高温加热状态下做的,当然是过热组织了,目的是验证或是说检验哪个炉号材料存在内部缺陷、熔点如何。

[ 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08-11-28 20:22 编辑 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28 20:54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象过烧,没有过烧特征。
怀疑是晶界疏松,气孔缺陷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28 21:17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说过烧要有证据。晶粒融化,晶粒脱落,氧化物填充。大角3叉晶界。
轴承钢还会有莱氏体共晶等等。
这报告避重就轻,忽悠了......

签到天数: 902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发表于 2008-11-28 22:55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印像:严重的显微孔隙。显微孔隙的分布与碳化物带状相同,即楼主所说的“条带状过烧带”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29 10:27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上6#的朋友
能否谈谈,什么原因引起的条带状过烧吗?您对报告的结论是怎么想的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29 11:06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从检验报告中的断口照片看并不存在锻造过烧现象,报告中的高倍图片不清楚,是拍片效果不好还是腐蚀太深?隐约有锻造形成的网,只能说明锻造温度偏高。从图1看到的条带状缺陷不应该是正常的撕裂棱,因从图4最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,在大的空洞周围存在几个不规则的小空洞,并且在小空洞周围隐约可见增碳现象,我想这在锻造过程中不会产生。只说这些,个人观点!期待楼主的精彩图片,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也是我们学习的机会。

[ 本帖最后由 子衿yang 于 2008-11-29 11:09 编辑 ]

签到天数: 902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发表于 2008-11-29 13:26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答楼主
   显微孔隙(内部过烧)的产生原因有二,一是钢中存在碳的正偏析带(区),二是终锻(轧)温度过高,其中终锻(轧)温度过高起主导作用,所以又称为“内部过烧”。
   如果终锻(轧)温度不高,即使碳偏析很严重,也不会产生显微孔隙,但碳化物带状、网状会很严重,还可能出现碳化物液析;如果终锻(轧)温度过高,碳偏析不严重时也可能产生显微孔隙。
   楼主使用的原料是锻件,已进行过高温扩散退火,没有必要使用这么高的加热温度,这样做等于又进行了一次高温扩散,在轴套上碳偏析已大为改善。如果还存有原料,建议进行碳化物不均匀及显微孔隙检验,以认定是否符合GB/T18254的规定。
   楼主做的断口淬火温度过高,实际体现的是相当于终锻(轧)温度在1200℃的内部结构。
   显微孔隙就存在于碳的正偏析带中,所以在纵向呈条带状分布。另外,碳的正偏析带在淬火后容易过热,在断口上也会有所体现。
  上述观点是把缺陷定性为严重的显微孔隙的基础上而得出的,仅供参考。
   加热温度高一些对改善碳偏析是有益的,关键是控制始锻温度,始锻温度决定终锻温度。
   对于钢厂报告,主要印象是光学金相照片太差劲,又不标放大倍数。

下面是我在本论坛上看到的一个帖子,我认为很好,就保存了。供你参考。
其实锻造温度的选定最终的目的就是控制终锻温度在800~870℃,
正常的锻造温度一般控制在1050~1100℃.
选定的时候,主要是依据锻造工序的长短而定的,比如说在锻造工序较长的时候,
锻造温度可以控制在1150℃,避免在最后辗扩的时候由于温度降低造成辗不动的现象,
因为整个锻造过程都有金属形变,所以晶粒也不会过分长大;
又比如说,当需要在辗扩工序返工的时候,由于后面只有辗扩一道工序了,为了防止终锻温度
过高,往往只需要将工件加热到900℃就OK(国内的锻造是很不注意这一点的).
温度控制就如楼上所说,用热电偶、红外检测+目测都可以实现的.

评分

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+3 收起 理由
liyi911 + 3 鼓励鼓励!

查看全部评分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30 14:3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也认为是气孔或者缩松,LZ在那位置做个金相,能普什么的看那看那看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30 16:06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办法形成完整的印象,要系统的判断,再一个个验证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30 18:28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9楼朋友
原材料检验,各项指标合格!符合GB/T18254标准的规定。碳的偏析之说不成立。
现在先不谈个人对检验结果看法。
有几个问题请教
1、5吨、10吨钢锭轧制成直径500mm的圆材,锻造比是否合适?
2、在大型锻件时,加热温度1100℃是否可行。
3、朋友对报告的结论有什么看法?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1-30 21:14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前次没注意下载报告
1、5吨钢锭如果直接拔长,锻比小些。但如此严重的缺陷,与锻比无关。
2、始锻温度主要根据材质来定,在这里1100℃不高。如果不跑温或操作不当,偏析也不会过烧。
3、第一次看见象作文一样的分析报告。看的费劲。分析与结论都不成功。
4、锻后不经热处理,很难找到不含过热组织的锻件。
5、说过烧证据不足。说没过烧有证据:无论是锻打还是碾压成型,假设过烧形成孔洞的话,也要变形成为裂纹的形貌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2-1 11:5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各位朋友

今将钢厂的报告进行了编辑,只是将单位和人员名字隐去,因文件太大,删除一些重复性照片,其它未做任何修改。
目前是WORD形式压缩后。

[ 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08-12-1 12:34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x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2-1 12:39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
更多缺陷照片

为了使大家做全面的分析,今将更多相关缺陷照片上传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内径发现缺陷后进行破碎,在有缺陷位置开裂的断口。
缺陷没有外露而存在于内部,破碎后的断口。
断口试样检验结果,缺陷周围为增碳。

[ 本帖最后由 东南西北 于 2008-12-1 12:42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x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2-1 20:27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完分析报告,在想这么几件事:
1、所有照片都没放大倍数。
2、锻件的几何尺寸?缺陷分布在内表面?外表面?,成带状,几条?贯穿?边缘起始中间结束?多长的带?还是......?
3、整个工艺过程:5或10吨钢锭锻园坯出厂——来料园坯锯切?——冲孔上马架锻打?(有改向没有?)
4、园坯材料利用率多少?园坯多占冒口、水口没有?如果占了位置在坯两端,UT很难探到。
5、如果有占冒口的坯子,在锻件上落在那个位置?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2-1 20:49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上个贴写满了
6、微观缺陷分析,确保缺陷不是暴露的吗?
7、成分分析的取样部位?
8、过烧?形成孔洞?烧哪去了?物质不灭啊?锻打形成孔洞?
9、锻打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扩孔?
10、推荐方法:宏观分析,微观验证。别反了。
    现编个笑话放松一下:几个没去过沈阳的人,半夜被空投到沈阳故宫,之前被告知落地数秒计时,猜你所在的城市,先猜对的重奖。结果大家一落地就一起喊:北京!北京!

签到天数: 902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发表于 2008-12-1 22:51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,其他人在资料不全时,都只能是“盲人摸象”而已!我以为,与其不痛不痒地说上几句,不如就“摸到的部位”发一通议论,也许对你的分析有帮助,于是就“严重的显微孔隙”发表了看法。
曾经分析过GCr15SiMn环形轴套(没有你们的大)内壁不规则孔洞缺陷,发现由严重的夹杂物引起;曾经在高碳铬轴承钢钢坯(经过高温扩散退火+轧制)的非金属夹杂物试样上见到严重的、沿轧制方向分布的显微孔隙,有的甚至目视可见。这些经历也许在诱导我套用这些经验。
我的理解,钢厂报告对缺陷的定性其实和我相同,在产生原因上,他把责任推给了你,理由是进厂验收合格、锻打加热温度过高。
楼主对钢厂报告中“孔洞的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碳化物的聚集,碳化物网络大,缺陷及附近没有非金属夹杂物,缺陷不是非金属夹杂物造成的”的描述是否认可?
从钢锭至锻圆,如果压缩比不够,钢的致密度要差些,低倍疏松应较严重,高倍出现显微孔隙的几率也大些,但是楼主进厂验收无不合格项!而且楼主否认碳偏析。
期待楼主继续公布相关资料。钢厂的质保书及你的进厂验收报告可以公布吗?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2-2 11:19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楼上几(位)朋友的问题
1、锻件有效厚度因零件不同而不同,但多在40~70mm。缺陷出现在除套圈外径以外的任何部位,包括了端面和内径位置及截面内部,随后的照片就是昨天破碎套圈后断口照片。
2、前期生产投料11件,有8件因此缺陷报废,也根据多炉后材料的加工情况看,不是为了追求成材率两端去除的少造成的。
3、只是直径大于350mm材料加工的套圈出现这样的问题,而小圆GCr15SiMn加工的套圈不存在此类缺陷。
4、个人观点。钢厂的成分分析取样位置不对,如果按其检验的化学成分结果,也可以说是材料不合格。
5、钢厂材料检验和我们入厂检验,及后来的多次复检,都没有发现问题。
6、缺陷不是非金属夹杂物引起的,我确信这一点,但钢厂报告回避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。

附照片:

[ 本帖最后由 liyi911 于 2008-12-11 16:56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
x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2-2 12:57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孔洞内闪闪发亮的是什么东西,熔融的金属自由结晶表面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热处理论坛 ( 苏ICP备2021037530号|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)
Copyright © 2005-2024, rclbbs.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GMT+8, 2025-1-11 17:56 , Processed in 0.061584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