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处理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
搜索
查看: 5017|回复: 12

[求助] 表面残余奥氏体高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3 10:39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
材料为GCr15,淬火工艺为830度保温90分钟,油温为60度。200度回火两个小时。热处理炉为Ipsen多用炉。碳势控制在0.80%。

金相分析,发现表层大约0.15mm处的残余奥氏体很高,在20%左右。而表层0.15mm处后,M组织很细小,残余奥氏体在14%以下。把工件拿起来看,用手擦贴网的一面手上有碳黑

请问,各位表面残余奥氏体高的原因是什么?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0-23 14:23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哪位有这一方面的经验?请赐教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0-24 09:4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个人觉得这种金相组织很奇怪,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的。只是在表面0.15处有比较高的残余奥氏体。而表层0.15mm后金相组织很好。

起初,觉得是因为炉子有积碳。但,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?如果是因为炉子有积碳而造成表面残余奥氏体高,是什么原理?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0-24 10:02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4# 的帖子

比较同一你的解释。我将碳势降低到0.60做一炉看看,也可以定碳看看。

签到天数: 116 天

[LV.6]常住居民II

发表于 2008-10-24 17:27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5# 的帖子

有炭黑出现,说明你的碳势显示偏低(就是实际值不止0.8%C),相应的增加了表面的碳浓度,最终导致了残余奥氏体级别过高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4 21:59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保温时间太长,缩短时间,炉内碳势太高。

签到天数: 208 天

[LV.7]常住居民III

发表于 2008-10-25 02:35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应该是碳势高了,造成表层含碳量偏高,奥氏体稳定性增加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5 20:0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是因为热处理前脱碳引起的,我们也有过这样的事发生,因为只有碳含量较低才会使铬碳化合物减少,从而使奥氏体晶料快速长大,并且使铬元素熔入奥氏休中提高其稳定性使C区线向下方移动,从而导至奥氏体的残留量增大.铬元素只有在生成碳化物时才能够起到阻碍奥氏体增长的作用.虽然你的碳氏有0.8,但温度只有830,这个温度的奥氏体溶碳量不是很高.您可以提高温度加大碳势,并减少保温时间.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5 20:1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认为碳势过高造成成是不对的,您可以好好学一下铁碳合金相图,ES线是碳的溶解度线,在830度的情况下,它的溶碳量还不足以吸收它本身的含碳量,哪能吸收多少外面的碳元子,碳含量过高确实能够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,但它也有一个度,太高的含碳量是不能够提高稳定性反而会使C区线有上移的现现象.我的手机13401562134,QQ76463770.欢迎能够和我讨论,无论何时何地,有问必答.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5 20:1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GCr15、GCr15SiMn的热处理,即使采用保护气氛加热淬火,炉内碳势没有必要控制那么高的,有0。4就足够了。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08-10-25 22:1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觉得碳势 不是影响表面残余奥氏体偏高的原因,所以如“东南西北”所说,没必要那么高的碳势

签到天数: 1754 天

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发表于 2008-10-25 22:28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说用手擦有碳黑,那可能就职炉内碳份太饱合了,不要渗碳心后真接用来淬火

签到天数: 669 天

[LV.9]以坛为家II

发表于 2008-10-26 09:2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碳势和淬火温度都高,碳势选0.6,淬火温度选800就可以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热处理论坛 ( 苏ICP备2021037530号|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)
Copyright © 2005-2024, rclbbs.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GMT+8, 2025-1-11 17:56 , Processed in 0.051837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